他山之石

【他山之石】天津市抓实铸魂工程 讲好大思政课 全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——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之二-和记娱乐游戏

发布时间:2024-03-18浏览次数:10

2024-03-18 来源:教育部

教育部简报〔2024〕第2期

  天津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持续深化“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”和“大思政课”综合改革,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温度和效度,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
统筹课内课外,提升育人效力。一是课内抓课程育人。讲好“关键首课”,牵头组建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联盟,集中最强师资讲授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”课程,设立概论课程进修学院,举办全实景进阶培训,10余位教学名师按标准、按学时逐章逐节进行一周全封闭集中示范授课,为教师提供“拿来就能用”的教学资源。市教委会同市委宣传部,在2024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单设100项概论课程教学专项,推动实现“有组织教研”。讲活“拿手金课”,组织全市3000余名思政课教师开展千堂“拿手一课”展示活动;成立市级磨课中心和语言训练中心,每年举办4期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营,开展演讲基础、态势语言、有声语言等模块训练,形成《做新时代的“孤勇者”》等一批让学生真心感动、充满时代温度的思政课。二是课外抓服务育人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全市高校全部面向学生公布校领导手机号,每周设立校长接待日,倾听学生声音,回应学生关切。组织辅导员进宿舍办公,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,主动做离学生最近的人。4.8万名干部教师每人与10—20名学生“结对子”,协助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务,有效压实“三全育人”责任。设立天津市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服务模式研究中心,全市高校100%落实“一站式”要求、建成“一站式”中心、设置“一站式”热线,接诉部门“首问负责”,限时24小时办理,着力打造网格化治理体系,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统筹校内校外,激发育人活力。一是校内抓文化育人。丰富资源供给,以“开学第一课”为重点,组织开展春季学期系列教育引导活动,深入开展“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”学习分享活动。从全国100个红色场馆搜集讲解词提供教师教学参考,面向全市大中小学征集700个学生关注的疑难解答,形成1000余个教学案例、示范微课供全市共享。建设5万平米的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、红色资源中心、思政课主题教室和12个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,免费向大中小学开放,着力打造学生喜爱的“思政博物馆”。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共同开展“同讲一堂大思政课”“同学一堂大思政课”“同走一堂大思政课”等主题活动,各学段同步发动、同步组织、同频共振,开展市级跨学段示范活动200余场。二是校外抓实践育人。探索实践育人新范式,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,开设《同学去哪里》实践公开课,挂牌100个实践基地和87个大中小学手拉手基地。成立天津市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联盟,打造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“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”“板凳上的大思政课”等特色品牌,录制“循着伟大的足迹”思政实践课。改革实践教学,要求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职称晋升须有不低于3个月的农村社区、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实践经历。实施“津石榴”西部支教帮扶计划项目,遴选20名大中小学优秀思政课教师赴新疆和田、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支援思政课建设。每年从街道社区等遴选岗位用于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实岗挂职,邀请64名党政领导干部,30名博物馆金牌讲解员,到学校兼职担任思政课教师,同题共答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。

统筹线上线下,提高育人能力。一是线上抓网络育人。拓展育人资源,创建40个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,发布短视频2000余个,累计传播过千万;打造《学习时间》《信仰的力量》等电视思政课,“初心映照新时代”全媒体思政课线上浏览量超亿次;10集《海河上的思政课》上线首日浏览量超10万次。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“易彩津生”融媒体矩阵,平均日活跃人数突破10万。二是线下抓管理育人。强化队伍培养,承办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及思政课教师工作交流研讨活动,构建辅导员岗前培训、骨干培训、高级研修、社会考察等全链条培养体系。大力推进“大思政课”综合改革,启动16个示范区、30所示范校培育,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先行探索,推动形成一批可借鉴、可推广的基层经验。完善激励机制,建成3个市级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研究中心和11个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,每年设立10项思政课教学改革攻关课题和100项一般课题。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职称全部单列指标、单设标准、单独评审,辅导员高级职称比例按照不低于专业教师平均数单独设置,2023年41名辅导员晋升教授、副教授;思政课教师高级职称指标比例高于其他教师指标10%以上,引导优秀人才积极投入思政课教学,着力保障思政课教师各项待遇落地,努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、潜心育人。


网站地图